只是展示平臺 莫設進度表
和上海音樂家協會鋼琴考級一年辦一次不同,上海音樂學院一年辦兩次鋼琴考級,春、夏各一次。
作為上音鋼琴考級負責人,上音社會教育學院院長、音樂教育專家趙增茂對此解釋說,每年多一次考試,其實是提供補缺便利,夏天沒來得及報名的,來年春天可以有機會再補上。
但是,不少琴童和家長卻把多出來的這次補缺機會當成了鋼琴考試升級的快通道,半年跳一級甚至多級。
對此,趙增茂并不支持。考級不是最終目的,只是孩子展現和檢驗自己的一個平臺,讓他們在成就感中增加興趣,千萬不能強求,更不能設定僵硬的進度表,因為每個孩子的天賦和學習能力都不同。
如何選老師?
先試教 孩子喜歡最重要
選擇一個好的老師,對琴童至關重要。畢業于中國音樂學院音樂教育系的段瑩已有10余年鋼琴教齡,她建議,選鋼琴老師可以首先向其他家長打聽,一般口碑好的老師,教學能力相對較強。
但是更為重要的是,一定要帶孩子去試一試,因為別人家孩子適合的,自己的孩子未必適合,在試教過程中,要看老師是否認真負責,家長自己和老師的溝通是否順暢,但最關鍵的還是孩子是否喜歡這個老師本人,只有孩子不排斥了,才能學得進去。
如何練琴?
每天10分鐘 家長心態要擺平
相比看琴就大哭、想扔鋼琴的孩子,上海音樂學院的教授趙先生的兒子對鋼琴的興趣卻依然濃厚。
趙先生6歲的兒子學琴近兩年,現在已經可以看到生譜(以前沒彈過的曲子)就能熟練地彈出來。身邊的朋友都來向他請教訣竅,趙先生說,其實就是讓孩子快樂學琴。
很多琴童每天練琴少則30分鐘,多則數小時,但是趙先生讓兒子每天只練10分鐘,這個年齡的孩子,注意力的集中時間不會超過15分鐘,如果把他們長時間地摁在鋼琴前,效果不會好,反而易使他們產生逆反、厭煩情緒。
趙先生認為,現在很多孩子學琴累,關鍵在于家長的心態沒有擺平,不自覺地焦慮。
沒有為孩子請學費高昂的大師,趙先生只是找了一個音樂專業畢業的大學生來教琴,空了帶孩子去聽聽演奏會,玩玩韻律和節奏。我現在不急著讓孩子考級,先培養他的興趣,如果他不想考,也不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