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真正偉大的鋼琴聲音可以豐富你的靈魂一輩子,而專業的鍵盤觸感使得演奏中感覺愉快。要做到這一點,每個鋼琴都是一件藝術品.聽伊斯坦尼亞Estonia鋼琴聲音,感覺伊斯坦尼亞Estonia鋼琴鍵盤觸感你會有答案。
Estonia鋼琴成立于1893年,位于北歐波羅的海東海岸。
在伊斯坦尼亞的鋼琴制造歷史是在18世紀后期,據記載更可以追溯到1779。在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達到20個鋼琴品牌。這些廠家中最出眾的是Ernst Hiis-Ihse,其手工制作的鋼琴,從1893年便成為未來Estonia鋼琴的產品。而二戰之后,Hiis先生被邀請建立一個更大的工廠,今天被稱為Estonia鋼琴廠。
1950年,被政府要求合并其余廠家。在隨后的40年里,公司僅有(190和273)兩個型號的烏木或白色飾面產品。
Estonia鋼琴在歐洲國際的鋼琴設計比賽中獲得優秀獎。他們的音樂會鋼琴更是非常突出,已生產出超過7,400臺音樂會三角琴。并且許多偉大的鋼琴家,如里Sviatoslav Richter,Dmitry Shostakovitch,Emil Gilels 和Claudio Arrau等都曾在音樂會中使用過。然而,Hiis先生在1964年去世后,鋼琴的質量逐漸下降,而部分原因是由于在共產主義政權下難以引進高品質的零件和材料。
1991年獨立后,工廠的員工便從政府手中收購回工廠。收購過程大部分是前國有企業的經理,以使工廠得以持續生產。20世紀90年代中期,一位在紐約茱莉亞音樂學院的伊斯坦尼亞鋼琴博士生Indrek Laul,逐步購買該公司股票,并成為重要的股東之一。并由她對公司產品展開全面的研發。通過與歐洲最先進的鋼琴演奏家和愛沙尼亞研究院合作,工廠進行大改造:新的5尺型號開始設計,對所有型號的鋼琴實施數以百計的改進和提升,旨在建造一個最高端級別的產品。在這十年中公司對美國市場非常重視,銷售方面由Paul Vesterstein先生和Laul博士負責。
在1993年工廠私有化,次年產量為49臺。隨后的10年內由Paul Vesterstein進口到美國,公司因此感謝他在美國為Estonia鋼琴營銷而付出的努力。
2001年,Laul博士成為公司的唯一控股人。他的父母,Venno和Reet Laul,都是專業的音樂家并于2002年加入到公司里,負責工廠產品質量控制和成為股東之一。
到2003年一個新的廠房落成,除了對設備的改革還有多年的人才培養,將在鋼琴質量上交出成績單。
僅在2004年,全球超過200個報紙報道該廠成功的文章。
同年,工廠生產396架鋼琴是自1994年以來8倍的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