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志浩在市青少年鋼琴大賽演奏中。
最近舉行的第六屆蘇州市青少年鋼琴大賽上,一名閉著眼睛彈琴的小朋友博得關注。他叫顧志浩,今年15歲,來自常熟。雖然雙目失明,但絲毫沒有影響他對鋼琴的熱愛。他8歲開始學琴,前年已通過業余鋼琴十級,今年是他連續第三次來到市青少年鋼琴大賽的賽場。
老師帶他摸會鍵盤
顧志浩不幸自小失去了觀看世界的機會,但他天資聰穎,聽力和記憶力尤其好。
8歲那年,顧志浩面對蘇州市盲聾學校小學一年級的課程,表現得學有余力,老師鼓勵他發展一種特長。一次在姑媽家玩耍,對面鄰居家傳出的鋼琴聲深深吸引了顧志浩。那是老師在彈鋼琴呢。姑媽隨口說了一句。沒想到,晚上回家后,顧志浩便向媽媽請求,希望能夠學習鋼琴。
知曉兒子的情況,抱著試一試的心態,顧志浩的媽媽敲開了朱靜曼老師的家門。
盲童學鋼琴,我還從來沒教過。朱靜曼回憶說,當時自己確實沒有特殊兒童的教學經驗,但看到顧志浩稚嫩小臉上誠懇堅定的表情,還是答應了他。
萬事開頭難。顧志浩需要認識琴鍵,眼睛看不到,朱靜曼只好帶著他用手去感受。我會先彈一遍音,再讓他用手去碰摸對應的音鍵,讓他慢慢熟悉鋼琴鍵的排列。朱靜曼說,等到學曲子時,也是自己先示范一遍,再讓顧志浩彈。遇到稍難的曲子,朱靜曼就用復讀機將自己的示范彈曲錄下來,并把樂譜標注成簡譜,教給顧媽媽。當顧志浩回憶不起來老師的教導時,可以通過復讀機和媽媽獲得幫助。
13歲過業余十級
由于這樣的特殊情況,顧志浩不可能像普通琴童一樣一邊看譜一邊彈琴,他必須先把譜子背在心中,再上琴練習。不過,正是這種看起來麻煩的學琴方法反倒幫他克服了惰性。顧志浩學習速度非常快,每次鋼琴課上都能很好‘交差’,比正常孩子還要厲害。朱靜曼說。憑借著不懈努力,顧志浩不久后便開始考級,有時一年內能拿到兩個級別的證書,13歲時,他輕松通過業余鋼琴十級考試。
為了鼓勵他不斷進取,顧媽媽從2010年起開始帶著兒子在長三角一帶參加各類少兒鋼琴比賽。我們生活在小城市,聽音樂會的機會不多,比賽是難得的提升機會。顧媽媽說,幾年來,兒子都是與正常琴童同臺競技,但也自信地捧回十余獎項,如江蘇省青少年音樂小茉莉花獎鋼琴大賽一等獎、蘇州市青少年鋼琴大賽二等獎、中國鋼琴公開賽總決賽個人獨奏業余D組三等獎等。
而蘇州市青少年鋼琴大賽仿佛是顧志浩最鐘愛的舞臺,已經連續三屆比賽看到這個‘身影’了,從兒童組到少兒組,成績也越來越好,市鋼琴學會理事冒小瑛說。來到大賽中,顧志浩還認真地向其他鋼琴老師請教演奏技巧,市鋼琴學會另一名理事李長松就稱他是老相識。
若想彈好鋼琴,除了過硬的基本功,還要真摯感情的投入。自幼缺少視覺觀察的顧志浩這方面是弱項。于是,他便努力地看盲文書、聽音樂、聽電視等,充實內心感受。最近,他還另外學起了二胡、中阮、陶笛等民族樂器,豐富音樂感知。
顧志浩說,自己最崇拜的鋼琴家是李云迪與郎朗,希望自己有一天也能成為鋼琴家,哪怕是鋼琴調音師也好。顧媽媽說,打算聽從市鋼琴學會老師的建議,讓兒子初中畢業后就去音樂專業學校繼續學習。我會加油好好彈琴,因為鋼琴不僅是我的伙伴摯友,還為我打開了心靈的另一扇窗。顧志浩微低著頭,高聳的眉峰仿佛訴說著他的堅定。